您的位置 主页 正文

10万大军对战100万大军靠兵法如何取胜?

一、10万大军对战100万大军靠兵法如何取胜? 细细想来,战争能胜利,实际上都是以强击弱的结果,历史上虽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但都是表面现象,军队的强弱不能仅以人数的多寡

一、10万大军对战100万大军靠兵法如何取胜?

细细想来,战争能胜利,实际上都是以强击弱的结果,历史上虽有很多以少胜多的战例,但都是表面现象,军队的强弱不能仅以人数的多寡论,而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

首先做好己方功课,选用良将,训练士兵,战备物资筹集,尽可能结交盟友,离间敌方联盟,随时收集情报,勤于谋划,削弱和破坏敌方经济和政治稳定,有意迷惑敌方,引导他们做错误判断,运用宣传手段,使敌人产生有利于己的情绪化反应,这样,战前准备工作优势于敌。

现代战争,武器发展使得战争具有突然性,毁灭性,立体性和全面性。要做好防御,提高生存力,当战争已经无法避免,退无可退,要敢于在有利时机主动出击,抢得到先手之优势。

对付十倍于己的敌人,不能正面硬刚,否则,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不能执着于明确的战线,在正面战场上,通过机动,躲避强敌兵锋,捕捉或运用计谋制造局部兵力优势,各个击破,蚕食敌人,积累量变。不能局限在己境抗击作战,要主动将战火烧向敌国境内,运用远程武器,突击队渗透,不但袭击敌军补给线,也要放一放道德和人性,尽可能地破坏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设施,制造混乱。这样,敌人规模大形成的进攻优势就变成防御劣势。

二、20万大军枕戈待旦后果?

蓄势待发,一击必中。不然粮草耗尽不战自溃

三、50万大军为何不救秦?

  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秦朝开始着手平定岭南百越之地,大将任嚣率先攻入岭南,赵佗等将紧随其后,50万大军奋战5年,终于将岭南划入大秦帝国的版图。受秦始皇诏令,任嚣赵佗驻守岭南,就在情势趋于稳定时,中原却突然发生巨变,始皇崩逝,群雄四起,大秦帝国正在摇摇欲坠。

秦始皇对任嚣赵佗皆十分信任,正常情况下,两人应立即率兵杀回中原,为大秦江山出一把力才对。然而历史上,两人却始终未现身,没有挽救秦室,他们为何选择作壁上观?翻阅《史记》我们发现,大将任嚣得知中原混战时,已经病入膏肓,死前他慎重的分析了未来的情势变化。

岭南虽然归属大秦,却收复未几年,一旦大军离去难以预料会有怎样的变故,故而任嚣临终前交代赵佗,要封关绝道,绝不让中原战火烧至岭南,对于大秦,赵佗说“秦为无道,天下苦之”,他们忠于秦始皇,却不认可秦二世胡亥的作为,故而才认为大秦覆灭乃是天刀轮回,人力不可阻挡。

  两人一致认为,他们的首要任务不是杀回中原,而是守住岭南这块土地,不论中原谁人称王称帝,岭南都不能随意丢弃。任嚣死后,赵佗筑起三道防线,并趁机将岭南扩大到东西万余里。中原战乱平息后,赵佗成南越王,岭南仍归属中原所有,足见,戍边将士,最重要的就是固守领土。

四、楚国8万大军为何会失败?

公元前636年,流亡19年的晋文公继位。二年前,宋楚爆发泓水之战,宋襄公战败身死,楚国控制中原。晋文公继位后,欲拾起齐桓公的霸业,领导中原诸侯抗击楚国。但是楚成王在位长达40年,令尹子文对国政也是兢兢业业,所以楚国不仅政治安定、经济充实而且军事实力也很强大。泓水之战前,楚国就有兵车600乘,更不论其后增添的兵马。所以晋国想要击败楚国必须联络齐、秦,打起尊王的旗帜,才能号召诸侯合力制服楚国。

秦国自不待言,因为秦晋正处于最佳蜜月期。同时,为了让秦国牵制楚国,晋秦两家一起联兵灭了鄀国(河南内乡),并袭取了楚国的商密(淅川县荆紫关),打开了秦国出武关威胁楚国侧翼的一路。因为楚国已控制中原诸侯,所以位于河济之地的卫国阻挡了晋国联络齐国的通道,且齐国还未从齐国五公子之乱中恢复国力,故而联齐只能暂时作罢。

当然,晋国想要和楚国掰手腕。那么他就必须要渡过黄河,想要平安地渡过黄河就必须要控制黄河两岸的郑国与卫国,想要控制郑国与卫国那就必须在太行山以东获得落脚点。但是这事不太好办,因为太行山以东、黄河以北之地属于周王室的辖区。虽然周王室已经落魄,但贸然攻击天子领地确实不妥当。恰好,周王室的内乱给了晋文公借口。公元前636年,周襄王的异母兄弟王子带先与王后私通,后联合大臣发动叛乱,并引导狄人围攻周襄王。襄王不敌,仓皇逃到汜地(今襄城),王子带遂自立为王,史称王子带之乱。

此事无疑给了晋文公施行“尊王”的最好借口!公元前635年,晋国出兵平定王子带叛乱后,获得了周襄王赐封的四个战略要地:阳樊(沁阳)、温(温县)、原(原阳)、欑茅(修武)。于是晋国终于获取了东出太行的战略基地。为了控制四地,晋文公命赵衰、狐偃之弟分别在原地与为温地建筑了军事重镇。在晋国紧急处理完周王室的内乱后,前633年,素不屈服楚国的宋人又遭到了楚国的攻打,宋人向晋文公紧急告急,晋文公遂率主力救援,城濮大战一触即发。

晋国南渡黄河的三条线路

公元前632年,晋国实行攻敌所必救之策,定下“围攻楚国附庸曹卫而吸引楚军放弃宋都北上,晋军以逸待劳”的战略后,立刻自白马口(滑县北,当时属于延津渡口)过黄河,攻占了卫国敛孟(濮阳),将曹卫两国一分为二,截断曹都陶丘(定陶)与卫都楚丘(滑县)的联络。卫国君主仓皇逃亡,晋军占领卫都楚丘(滑县),之后晋军又包围且攻陷了陶丘,生擒曹共公。

也是在三月份,闻听晋军出师,在宋都前线指挥的楚成王担心秦国出武关偷袭楚国南阳,便率部分兵力回师防守。剩下的楚国大将成得臣正继续围攻宋都睢阳(商丘),听闻晋军攻破曹卫便急忙率军北上。为了让楚军继续疲劳,晋文公借口兑现当初“退避三舍”的诺言,一直退了90里,楚军又经过一番奔波后紧跟着到了城濮(山东鄄城临濮集),大战随即展开。

晋军分为上中下,楚军分为左中右,捉对对垒,晋军下军率先以虎皮蒙在马上出兵攻击楚军右军,楚军见状惊惧不已,毫无战心。与此同时,晋军下军之一部又将树枝挂在战车之后,纵马奔驰,搅起漫天沙尘。当时城濮战场在黄河流域,黄河流域多为黄土层,且开战时间正值冬末春初。此季节北方盛行东北风,故而易起沙尘。迎面遭受风沙的楚军右军阵势大乱,溃败四散。

晋军上军见下军得手,遂打出晋军大将旗帜佯装撤退,而晋军中军却坚守不动。楚军中军主帅成得臣见晋军上军败退,连忙命楚军左军追击,楚军左军在追击过程中其侧背暴漏给了坚守阵地的晋国中军,晋中军趁机分兵横击楚军左军。晋国上军也回军与晋中军夹击楚军左军,楚军左军大败。此时正在攻击晋中军留守兵马的成得臣,闻听楚军左右两军均大败,当机立断地命令中军停止攻击,撤出战场,城濮之战结束。此战,晋国以弱胜强,击败楚军。郑国听闻楚军战败,遂重新归附晋国。战后,周襄王亲自莅临前线劳军,晋文公汇集诸侯朝见周襄王,于践土(广武镇)修筑王宫迎接周天子,并向周天子亲自献俘致敬,晋国霸业已成!

五、千军万军是什么生肖?

军万马打一个生肖是马。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万马奔腾,所以是马生肖。

六、燕国为什么坐拥60万大军?

燕军六十万可能性太小,如果六十万齐上阵,燕国都没人种田了,还打个毛仗。

但燕国君臣又觉得赵国精装尽死长平,打算以多击寡,由此推算十万至十五万的兵力依然不足以对将近十万的赵军产生人数优势,加上后来战败竟被包围了都城,可知燕国起码损失了六七成的军队,因此我认为赵军十万,燕军三十余万是可信的。

七、蒙古4万大军为何能横扫欧洲?

众所周知,蒙古军擅长骑射,之所以无敌天下靠的不是刀枪,而是弓箭。蒙古军队拥有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极强的组合式弓箭,再加上蒙古骑 众所周知,蒙古军擅长骑射,之所以无敌天下靠的不是刀枪,而是弓箭。蒙古军队拥有当时射程最远,杀伤力极强的组合式弓箭,再加上蒙古骑兵的灵敏,使得蒙古人纵横亚洲,无人可敌。(组合式弓箭:由后背上的一条动物筋,弓肚上的一层角质物和中间的一个木架组成。这种弓的拉力在50公斤和75公斤之间,而很短小便于骑兵运用自如。这种弓射出的箭杀伤范围可达300米,如果在箭上装备上锋利的金属箭头,便能穿透最厚的盔甲。)

蒙古人极其擅长被古罗马人称为“安息人射箭法”的战法,即骑射者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的敌人射箭。(蒙古人称这种战法为“曼古歹”)。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一从远距离攻击敌人,二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三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在这种攻击下不论敌人的精神和装甲多么坚强,彻底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当时欧洲骑士大多配备重盔重甲,虽然近战时十分强大,机动力却根本无法和蒙古骑兵相比。如果碰上蒙古骑射手,不仅追不上,连逃都逃不掉,只有作箭靶子的份。而且蒙古骑兵不像欧洲骑士那样完全依赖强攻,他们只有当先用弓箭把敌人杀伤大半时才与敌人短兵相接。1241年4月,蒙古骑兵就靠这种战法在多瑙河畔大破欧洲最精锐的十万匈牙利大军(由匈牙利国王贝拉四世率领),杀敌七万余,用弓和箭演奏了一曲“红色多瑙河”,几乎彻底消灭了欧洲的抵抗力量。若非窝阔台不合时宜的去世,早在800年前黄种人就统一整个欧亚大陆了。

蒙古的骑射手足以使他们在野战中战无不胜,而在面对坚固的城墙时。蒙古人还有一种攻城利器,那就是从西域“进口”的回回巨炮,在这种**型投石机投出的巨型弹丸面前,再坚固的城墙也和纸糊的没什么两样。史书记载,这种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蒙古人就是靠它,在公元1273年攻下强攻数年而不克的襄阳城,当时蒙古人的投石机只有100米的射程,而襄阳城仅护城河就宽150米,后来蒙古人从波斯请来几个工匠,对投石机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投石机射程在180——200米左右,所以蒙古人也称此炮为“襄阳炮”和“回回炮”。不过在12世纪,全世界只有蒙古人才把回回炮大规模应用在战场上。蒙古人南征北讨,几乎百战百胜,除了骑兵之外,拥有巨炮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蒙古军西征为什么战无不胜历史上蒙古大军在十三世纪发动了数次大规模的西征,凭借较少的军队和漫长的后勤供应战胜了所有的敌人(1260年对埃及的艾因贾鲁特战役除外),改变了整个亚欧的历史,也促进了欧洲和近东的军事革命。在几次西征中蒙古军队的数量通常很少,总数不过最多20万人左右,单次战役的人数则更少,没有出现在中原对金国的钧州一战中列阵“层层叠叠,厚20里”的情形。这有哪些原因呢?拙文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西方各国军队采用的战术不适应蒙古人改进的东方战术其实,东西方的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别很早就在双方作战时的战术体现出来了。在东方(以中国和阿拉伯文化为代表的范围内)的战争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西方那种队形极其严密、排成密集方阵,步、骑、弓箭、投枪诸兵种密切协同的军队。这是西方人思维严谨、讲究科学分工、善于组织大的系统工程的表现。而中国战国时代的车阵、明朝戚继光组织对付倭寇的鸳鸯阵和对付鞑靼的车、骑协同战阵是远不能与之相比的。

东方军队作战时,队形不严整,讲究部队作战的机动性和战术的灵活性,受《孙子兵法》的影响,讲究“诡道”而不讲究堂堂正正的正战。这种战术意识的支配下,军队的单位攻击力和防护力并不强,如果对付罗马帝国和马其顿帝国的密集步兵方阵,采用正面作战的方式根本没有胜利的可能。

与东方军队不同的是,西方军队一开始就采用严密的队形,特别强调突出正战的攻击力和防护力,以罗马和马其顿的步兵方阵为例。这种步兵方阵通常由贵族和平民排成20排以上密集的队伍,身着厚厚的重甲,手握长枪,越往后排,长枪越长,架在前排的肩膀上,这样就在方阵的正面形成了真正的丛枪如林,方阵的后面则通常由奴隶紧紧跟着,作后勤和护理工作,或者由标枪手不停往对方投掷标枪。这个方阵的两翼则由骑兵担任保护两翼不受冲击的任务。很明显,这种战术的冲击力是远非东方军队可比的,但它的弱点也非常突出:队伍转动不便,必须时刻注意保持队形的严整。

那个时期,欧洲还是骑士时代,战争没有大规模的重逢战,只是两国的对战,各派一国骑士尽心交锋作战,他们的打法跟喜欢群劈的蒙古军没法比,在蒙古军队面前不堪一击。欧洲的军队穿着铠甲,行动不便,而蒙古军擅长骑射,动作灵敏,作战方便。

八、三国吴国折损多少万大军?

公元279年,晋武帝下令兵分六路大举攻伐东吴,这个时候的东吴,拥有兵力20多万,而且坐拥长江天险,只有4个月的时间,就突破了长江,当时的吴主孙皓选择投降,而东吴就这样灭完了。

  

九、永乐年间真的有200万大军吗?

永乐年间真的有200万大军,达到了250万。

洪武末年有记录的卫大概有329个,也就是大约165万人。永乐年间,也实行了大幅度的招兵制度,军队数量又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根据记载应该增加到了493个卫,也就是250万人。在人口稀少的古代,明朝的士兵数量比很多国家的总人口都要多,足以窥见明朝军队在当时的威慑力。当然,数量多如果都是一些残兵败将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也不可以,明朝非常注重对士兵的体力训练,通常都是每日都要做一个小操,五日就要做一个大操,对士兵们的体能要求非常高,数量多质量好,如何不优秀?明朝士兵的一个重要代表就是戚继光的戚家军,十分威武雄壮,是古代军人的楷模。

  明朝所处的时代也比较特殊,当时处于冷热兵器的交织时代,明朝更是紧紧的抓住了时代的咽喉,多训练士兵使用火力猛杀伤力高的火铳。当时的火铳都只有一发而且使用还比较繁琐,所以为了更好的提升作战的效果明朝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们专门为士兵编写了脍炙人口的手把铳歌,而且在军费方面丝毫不小气,士兵们为了可以将火力连起来,几乎每日都在练习发射火铳,可以说明朝士兵的火铳技术是用无数的钱堆出来的,肯下功夫士兵们的进步也都显而易见,武器先进使用熟练配合又好,自然明朝军队所向无敌。

十、千军万军是什么意思?

千军万马qiānjūnwànmǎ

【释义】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

【出处】《梁书·陈庆之传》:“先是洛阳童谣曰:‘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主人公】陈庆之

【近义词】兵强马壮,万马奔腾

【反义词】一兵一卒、一成一旅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命大将陈庆之率军伐北魏,陈庆之一路所向披靡,一直攻打荥阳城下,他鼓舞士气,以7000人战胜魏军30万人,直向洛阳。他的将士身着白色战袍,十分威武。魏人感慨:“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

为您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