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学常识大汇总?
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其实就是「永」这个字的八个笔画,代表中国书法中笔画的大体,分别是「侧、勒、弩、趯、策、掠、啄、磔」八划,以诸宗元所著《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
(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
(3)竖为弩(用力也);
(4)钩为趯(跳貌,与跃同);
(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
(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
(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
(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
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连登三甲(三元及第):解元——会元——状元古代科举考试。
二、八大文学常识?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三、入党十大常识?
1.听党话跟党走,执行组织决定不走样,不公开发表同中央精神相违背的言论。
2.不信教,不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3.不信谣不传谣,不乱发乱转信息。
4.每月正常参加组织生活,不索要误工补贴。
5.按月足额交纳党费。
6.对组织忠诚,遇到问题向组织反映,不搞阳奉阴违、弄虚作假。
7.维护团结,不搞宗族派性,不拉帮结派、搞小团体。
8.诚信守法,不贪占集体便宜,不损害群众利益,不参与非法集资,不欺行霸市、吃拿卡要。
9.不拉票贿选,不跑官要官、买官卖官。
10.严格遵守《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以律己作表率。
四、四大文化常识?
四大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四大天王(俗称“四大金刚”):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四大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
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四大美女:西施(沉鱼)、王昭君(落雁)、貂禅(闭月)、杨玉环(羞花)
四大名园: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
四大天师:东汉张天师(张陵)、西晋葛仙翁(葛玄)、东晋许真君(许逊)、南宋萨守坚,并称为我国道教的“四大天师”。
四大女将:穆桂英、樊梨花、秦良玉、梁红玉
四大刺客:专诸、聂政、豫让、荆轲
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四大名酒:西凤酒、茅台、汾酒、泸州老窖特曲
战国四君子:齐国孟尝君(田文)、楚国春申君(黄歇)、赵国平原君(赵胜)、魏国信陵君(无忌)
四大米市:无锡、长沙、芜湖、九江
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
四大圣人:医圣张仲景、科圣张衡、商圣范蠡、智圣诸葛亮
四大古城: 阆中古城、丽江古城、平遥古城、歙县古城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祯卿
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四大悲事:老年丧子、中年丧妻、少年丧父、幼年丧母
民间四大传说:牛郎织女、孟姜女寻夫、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与许仙
四大名楼:江西南昌滕王阁、湖北武汉黄鹤楼、湖南岳阳岳阳楼、山东烟台蓬莱阁
古典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道教四大名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四川青城山、安徽齐云山
佛教四大名山:四川峨眉山、浙江普陀山、山西五台山、安徽九华山
五、小常识,考勤机怎么导出数据?
进入菜单 ,数据下载 导出卡式报表
六、竞聘提拔十大常识?
所谓“竞聘上岗”,是指实行考试制度对各级管理岗位的优秀人员进行选拔。如果用于内部选拔,则为内部竞争岗位。公司全体员工,无论岗位水平、贡献大小,都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重新接受公司的选拔和任命。1、确定竞聘的岗位
2、建立竞聘评审小组
3、制定并公布竞聘方案
4、发布岗位竞聘通知
5、竞聘资格的审查
6、考评参与竞聘人员
7、形成竞聘评审报告
8、公布竞聘结果
9、选拔后续交接工作
七、铁路安全十大常识?
旅客应当接受并配合铁路运输企业在车站、列车实施的安全检查,不得违法携带、夹带匕首、弹簧刀及其他管制刀具,或者违法携带、随身托运烟花爆竹、枪支弹药等危险品、违禁物品。旅客进站乘车、出站应当接受铁路工作人员的引导。
铁路运输托运人托运货物、行李、包裹时不得有下列行为:匿报、谎报货物品名、性质;在普通货物中夹带危险货物,或者在危险货物中夹带禁止配装的货物;匿报、谎报货物重量或者装车、装箱超过规定重量;其他危及铁路运输安全的行为
八、防触电十大常识?
01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
红色:用来标志禁止、停止的信息,遇到红色标志,应该严禁触摸。
黄色:用来标志注意危险。如“当心触电”、“注意安全”等。
02
了解电流通过人体会造成伤亡
凡是金属制品都是导电的,千万不要用这些工具直接与电源接触。如:不用手或导电物(如铁丝、钉子、别针等金属制品)去接触、探试电源插座内部。
03
通常水也是导电的
电器用品要注意不要沾上水,所以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如:电视机开着时,不可用湿毛巾擦,防止水滴进机壳内造成短路。不能用湿手接插头,这样容易触电。这时小孩就不要玩“做家务”的游戏了。
04
发现有人触电怎么办
不要用手去直接救人,应呼喊成年人相助,不要自己处理,以防触电。对于年龄大点的孩子可以告诉他,木头、橡胶、塑料不导电,叫绝缘体,这些工具可以直接接触电源,不会引起触电,可以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
05
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
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切断总电源。让孩子知道家里的总电源在哪里,也不失为一件正确的事,但还是要告知孩子,不可随意乱动。
06
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虽然不用孩子亲自去拔掉电源,但家长可演示插拔电源插头的正确方法。即不要用力拉拽电线,以防止电线的绝缘层受损造成触电。
07
不要随意拆卸、安装电源线路、插座、插头等
家长明确告诉孩子这些东西不是玩具,哪怕要拆卸已破损的灯泡,也要先关断电源,并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08
见到脱落的电线时,千万要躲远
对于裸露的线头,千万不能用手碰,并且躲它远远的。
09
电闸盒旁,危险重重
别在电闸附近玩耍,不可随意动闸,以免发生短路,漏电等危险。
010
莫拿生命赌明天!
雨天防雷电,遇到下雨打雷打闪,要关掉电视、音响,拔掉电源插头。可以让孩子了解这样的常识。
九、防范沙尘十大常识?
1、发生沙尘暴时,不宜在室外进行体育运动和休闲活动。
2、风沙天气结束后,要及时清理机动车表面沉积的尘沙,保护好车体漆面。
3、开窗有讲究。沙尘天气时不宜开窗通风。
4、发生风沙天气时,不要将机动车辆停靠在高楼、大树下方。
5、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沙尘天气时应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和户外活动。
6、发生沙尘暴时,行人要在牢固、没有下落物的背风处躲避。
7、出行要加强个人防护。
十、春节必备十大常识?
一、春联和年画
表达人们心愿,增添节日喜庆气氛
春联、年画都起源于上古时代的驱鬼习俗。汉魏六朝时代,每至春节,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画神茶、郁垒驱鬼。后来发展为门神年画。宋代木版年画开始流行,年画的内容也扩大了,至今仍保存下来的《四美图》就是当时的年画。
春联出现在唐代。宋代写春联更加流行。明代贴春联已经普及全国。春联是我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和书法艺术形式,并流传到韩国等地。春联既表达人们的心愿,又增添了节日喜庆气氛。
二、生旺火
象征全家兴旺发达,表达美好希望
新年来到时,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或炭火盆,在古代称为“庭燎”“烧火盆”“旺相”,现代民间称为“生旺火”或“点发宝柴”。古代的庭燎是为了驱邪,或者祭神祭祖。后来的生旺火已经发展为象征全家兴旺发达,表达美好希望。
1738年,郎世宁画了一幅《弘历雪景行乐图》,表现的正是乾隆皇帝与子女一起过年的情景。乾隆帝面前就放着一个火盆,一个小皇子正在向火盆中放松柏类的小枝当时称为“烧松盆”。
现代民间生旺火常常是点燃柴堆或炭堆,火势越旺越好,象征新年全家兴旺。也有用火盆烧松柏桃杏树枝,合家跨火而过,象征燎去旧灾晦,迎来新气象。
三、爆竹
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驱逐鬼怪,或迎神。后来发展为辞旧迎新的象征符号,成为最能代表新年到来时刻的民俗标志。
关于爆竹的最早可靠记载见于南朝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谓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当时的爆竹是把竹子放在火里烧,产生爆裂声。新年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爆竹。
宋代出现了火药爆竹,即现代的爆竹、炮仗、鞭炮。有了火药爆竹,没有竹子的地区也可以放爆竹了。爆竹于是成为全国性的风俗。
后来,爆竹本身的喜庆色彩使得人们对于爆竹的象征意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用喜庆的爆竹迎神。爆竹本身的爆炸,也是“辞旧迎新”的文化象征符号。它可以使人更加深切地体验到旧与新的差别,使生活更加富于艺术美感。
四、年糕和饺子
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
年糕,又名粘粘糕,谐音“年年高”,包含着人们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希望。年糕一般用黏性谷物制作。北方有黄米年糕、江南有水磨年糕、西南少数民族则有糯米粑粑。
北方最流行的新年食品是饺子,又名水饺、角子、扁食。5世纪的时候,“形如弯月”的饺子已经成为民间普遍的春节食品。宋朝以前把饺子称为“角子”,或“水角儿”。元代开始有“扁食”的叫法。明清以来,普遍使用“饺子”一词。
对于饺子的文化象征意义,一般的解释是:“角子”“饺子”谐音“交子”,即交子时的意思。就是象征春节的到来。所以,子时一过人们立刻开始煮水饺,使之成为新年第一顿饭。更深一层的解释,饺子也包含了美食的意思。古代缺乏肉食,包了肉馅的饺子自然是上好食物,民间谚语“好吃不过饺子”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春节时吃上饺子,当然是希望来年有更多的好食物。
五、朝正和拜年
强化社会关系、亲情关系
古代国家礼仪中的朝正、团拜和民间百姓之间的团拜、拜年是新年期间强化社会关系、亲情关系的重要活动。
朝正,也称“贺正”、“元会”,指大臣在新年向皇帝拜贺。周代每逢新年,诸侯要向周天子“朝正”,即朝贺新年。古代士大夫也有用名帖代替亲自上门拜年的习俗,一般视为中国贺年卡的起源,现代贺年卡的使用遍及各个阶层。
在家庭内,晚辈清晨起床首先向长辈叩头,并祝愿长辈健康长寿。然后,依次到各个亲戚朋友家向长辈拜年。而长辈则给拜年者压岁钱,祝愿他健康成长。朋友之间也互相上门拜年。如果亲戚朋友多,则拜年活动一直持续很多天。
春节的各项活动是从家庭内部,逐步扩大到亲戚之间,和整个社会的。除夕守岁,初一向父母拜年,然后出门给亲戚拜年。再次,向朋友拜年。再后,人们开始逛庙会。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则男女老少一同上街,赏灯、看狂欢游行——高跷、旱船、舞龙、舞狮、秧歌等。所以,春节是一个渗透到社会每一个方面、每一个层次的民族节日。
六、压岁钱
这“钱”不是钱
旧时,祭祀完祖先,举行完迎接诸神下凡典仪后,阖家要一起“辞年”,小辈要给长辈叩头拜年祝长辈长寿、大福、大顺,长辈要给小辈红包,即“压岁钱”,压岁钱寓意“压岁祈福”。
压岁钱古时称“压祟钱”、“压胜钱”,其最早出现在汉代。压祟钱并非是在市面流通的钱币,而是一种铸成钱币形状的玩赏物,有避邪压魔的寓意,压祟钱原为以红绒绳编起四枚方孔制钱成“方胜”(八宝吉祥图案之一),下垂流苏。那时的一些压岁钱上,正面多铸有“长命百岁”、“去秧除凶”、“万岁千秋”等吉祥语,其背面多是龙凤、龟蛇、双鱼等祥瑞图案。
压岁钱是过大年时的风俗,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如今虽然货币更迭,但长辈给小辈压岁钱之民俗依旧在过年之时传承着,其寄予了长辈对少儿们成长的美好祝福,祝福孩子们健康成长。
七、祭祖
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
过年祭祖,既是对祖先的一个悼怀,也祈望祖先保佑来年的平安。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意为: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庙里祭祀祖先。
祭祖一般在年三十,一般百姓人家在扫房子、净庭院、易门神、换桃符、贴春联之后,或举家去给祖先上坟祭拜,或把先祖的遗像挂在中堂正壁墙上,摆上祭品,点上香烛,让后辈祭拜。各地祭祖形式虽不尽相同,但“祭祖祈福”的含义大致一样。
八、拜年
抱拳要“左抱右”
“拜年”泛指春节期间亲朋好友间的相互拜访,而早年间过春节的拜年之礼有“拜年”和“贺年”之分。“拜年”是晚辈向长辈叩头施礼,而“贺年”则是平辈之间相互道新年之禧。无论是“拜年”还是“贺年”,所表达的均是祝贺新年快乐,吉祥如意。
从传统拜年的礼仪上说,有几种固定“程式”。
一是叩拜,即晚辈给长辈跪拜磕头,尤其是未成年人给辈分较高的长辈拜年时,都要行叩首大礼。
二是躬身作揖,先双手抱拳前举,然后用左手握右手,俗称“吉拜”。行礼时,不分尊卑,拱手齐眉,上下加重摇动几下,重礼可作揖后鞠躬。这种礼仪一般是晚辈向长辈拜年时所用。
三是抱拳拱手,以左手抱右手,自然抱合,松紧适度,拱手,自然于胸前微微晃动,不宜过烈、过高。这种礼仪多是平辈间的拜年。
九、鞭打春牛
打的是泥牛
“一打风调雨顺,二打国泰民安,三打五谷丰登……”鞭牛过后,小牛童还将泥牛肚子里的五谷杂粮分发给现场居民,寓意丰收、和谐。
牛是春耕的主力,民俗专家介绍,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每到这时,民间就有迎春、鞭春、咬春的习俗,鞭牛是为了“提醒”牛,春天来了,该开始耕田了。牛和人类是朋友,人们舍不得鞭打真牛,就用泥或纸造个假牛,用柳条鞭打,把真牛牵过来看。
在过去,泥牛肚子里会放着五谷杂粮,鞭牛过后,居民就捡拾地上的五谷,泥牛则被居民“瓜分”,拿回家埋在土地里,象征五谷丰登。“传说中,一开始是‘芒神’挥鞭,后来发展到在场的最高行政长官挥鞭,到清朝,皇上也参与进来,一人三鞭。”
十、除夕守岁
惜易逝年华
“亲知邀酌团年酒,儿女同争压岁钱。爆竹千家声未息,天衢车马闹如烟。”清末《燕京岁时杂咏》的这首诗描绘了老北京除夕夜晚时百姓家中及街巷里欢庆大年夜的情景。
除夕,古代称“除傩”、“大除”、“大尽”。老北京人称为“岁除”、“除岁”、“大年夜”,俗称“年三十儿”。“除”字本义是“去”,引申为“易”,以新易旧曰除,即交替之意;“夕”字的本义是“日暮”,引申为“夜晚”。“除夕”即含有旧岁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换新岁之意。
守岁,对年长者来说有岁月易逝之感,有珍惜岁月之意。对青少年来说有新芽茁壮之感,有努力奋进之意。守岁是人生的一个驿站,也是对新的一年的憧憬和向往。守岁也体现了家人团聚,共叙亲情,送旧迎新美好的愿景。